十六国 教育与文化
为了获得统治者需要的人才,加强与固有封建势力的合作,有些少数族统治者还设置学校。前赵刘曜设置太学、小学,选拔百姓二十五岁以下、十三岁以上资质可教的一千五百人为学生,太学生后来通过考试,授予官职。所谓“百姓”实际上应是士族豪门子弟。后赵设置太学、四门学、郡国学,学生是将学、玄谈。苻朗的著作《苻子》,至今还有片断流传。姚兴能讲佛教经典,又通晓佛学。他们接受传统文化,表明少数族上层分子汉化的深度。
前凉政权抗拒了刘曜、石虎的入侵,凉州(今甘肃武威)是北方最安定的地区,传统的汉魏制度和文化在那里受到尊重。前凉政权建立前,张轨任凉州刺史,到任后建立学校,征集管内九郡士族官僚子弟五百人入学。西凉李暠也曾立学,增置高门生至五百人。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和石刻,西凉和北凉都曾在境内策试秀才。由于凉州没有遭到严重破坏,保留汉魏旧籍较多。314年,晋愍帝定都长安时,前凉张寔曾进献经史图籍。437年北凉沮渠牧犍向南朝刘宋进献各类书籍一百五十四卷,其中多数是凉州人的著作。